人民幣產品仍占主流 小額信貸類收益靠前

來源: 融資     發佈時間: 2009/12/14 下午 05:48:25   返回  打印
因史上最長的“十一”長假影響,十月份工作日大幅減少,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並不褪色。其中信貸類產品的發售如日中天,佔據人民幣產品總量的52%。
因史上最長的“十一”長假影響,十月份工作日大幅減少,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售並不褪色。其中信貸類產品的發售如日中天,佔據人民幣產品總量的52%。

十月,普通類產品呈現出發行數量下降、委託期限縮短、預期收益率提高和人民幣產品佔比居高不下的總體特點。受“十一”長假影響,產品發行總量有所下降,共579款,月環比減少63款,下降10%,高於去年同期發行水平(495款)。平均委託期限為4.56個月,銀行提供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2.81%。

人民幣產品依然是主流,共發售529款,佔比91%,月環比減少59款。外幣產品佔比9%,共50款,月環比減少4款。發行主體方面,對人民幣產品而言,上市股份制銀行占主導地位,佔比64%;對外幣產品而言,上市股份制銀行佔比52%。本月信貸類產品發行數量增加,佔比急劇上升:信貸類產品共發行277款,較上月增加25款,佔據普通類人民幣產品發行總量的52%。此類產品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為3.58%。

從各種類型產品的投資價值來看,外幣債券貨幣市場類和信貸類產品的超額收益表現較好,不過前者存在匯率風險,而後者存在貸款不能按期足額償還的信用風險。債券貨幣市場和票據類產品的超額收益較低,屬於類存款產品,適合穩健型投資者。
回到列表